胸闷心慌不一定是心脏病,也可能是颈椎病在 “作祟”
在日常生活中,不少人一旦出现胸闷心慌的症状,第一反应往往是自己的心脏出了问题。但实际上,这种情况并非都源于心脏病。今天,通过一个真实的粉丝就诊案例,来深入了解一下其中的缘由。
今年 6 月,有位粉丝前来咨询。在此之前,他已经看过许多心内科医生,甚至还住院做过造影检查。他自述时常感觉胸闷,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正常,但运动平板显示心肌缺血,整个人也经常没精神、心慌,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患有心脏神经官能症,或是血管堵塞导致的这些症状。他还询问,既然运动平板显示心肌缺血,那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打篮球。
在听到这些症状描述后,首先要求查看运动心电图的图。因为对于 “心肌缺血” 的诊断,不能仅凭报告轻易判断。在了解情况时发现,他的胸闷心慌症状与运动并无关联,打篮球时并无不适,反而是在安静状态下,总不自觉关注心脏,进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,而且胸痛往往几秒钟就会缓解。凭借经验,这些并不符合心脏病的典型症状,这也让人对 “心肌缺血” 的诊断产生怀疑。
查看运动心电图后发现,报告显示 T 波双向,而这种情况在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也可能出现,并不能直接判定为心肌缺血。在进一步询问中,粉丝提到自己总是头昏昏沉沉的。当下,很多人容易陷入健康焦虑,自媒体也常借此贩卖焦虑,比如看到头晕就提醒警惕脑梗、脑出血,但对于一个 32 岁的人来说,这些疾病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。结合他的年龄和症状,常年玩手机、玩电脑引发的颈椎病更值得怀疑。
于是建议他去做颈椎核磁检查,结果查出小脑轻度下疝,这属于神经外科疾病,粉丝随后前往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。试想一下,如果一开始只是按照心肌缺血进行治疗,一味服用心脏病药物,而忽略了颈椎问题,很可能无法真正解决健康隐患,还会延误病情。
这个案例警示大家,当出现胸闷心慌症状时,不要盲目认定是心脏病,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。如果症状与运动无关,且伴有头晕等其他症状,尤其是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,应考虑颈椎病的可能性。遇到类似情况,及时就医,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,配合全面检查,才能准确找出病因,进行针对性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