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压波动大怎么办?科学调药有方法
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高血压患者都被血压波动大的问题所困扰。门诊上常常能遇到这样的患者,上来就要求医生开 “好药” 控制不稳定的血压,可当医生询问之前的血压情况、用药时间和种类等信息时,却一问三不知。今天,就来给大家讲讲调血压的大原则。
一、调血压的关键:监测血压
调血压最核心的一步就是测血压并记录。准备一个小学生写作业用的横格本,每天固定至少三个时间点测量血压,并记录下吃药时间、测量时间、高压、低压以及心率数值。这一阶段,重点是记录。除非高压持续在 180 以上降不下来,或者头晕难受得厉害,否则不要随意干预。很多人血压一到 160 就吃一片硝苯地平,血压降到 100 又吓得不敢吃药,结果晚上睡觉血压又升到 180,这种做法是错误的。调血压要有长期主义观念,很多长效降压药需要大约一个星期才能达到稳态,发挥最佳效果。像硝苯地平平片、卡托普利这类短效降压药,若非特殊情况,不要随便吃。
二、判断降压药效果,合理调整用药
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,如果连续一个星期血压都偏高,这就表明当前服用的降压药效果较弱,无法有效控制血压。需要注意的是,高血压是一种病程可能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慢性病,某一个星期血压稍微高一点并不会危及生命,过度焦虑反而会使血压升高。此时,就需要调整降压药了。一般来说,更建议增加降压药的种类,而非加大某一种降压药的剂量。因为不同降压药的作用机制不同,联合使用往往能产生 1+1>2 的效果。在选择降压药时,没有特殊情况的话,一种降压药可以选择地平类或者沙坦类;两种降压药联用,建议选择地平类和沙坦类;三种降压药联用时,建议地平类加沙坦类加氢氯噻嗪。不过这部分内容比较专业,最好咨询医生后再确定增加哪一种药物。
三、调整用药后持续监测
调整完降压药后,由于新增加的药物大多也是长效降压药,通常需要一个星期才能达到稳态,所以不要期待血压能立刻恢复正常。调整用药后,要继续监测一个星期血压,观察整体血压是否有下降并达标的趋势。如果连续三天血压都大于 140/90mmHg,那就需要重新回到第二步,考虑增加降压药或者换用更强效的降压药。要知道,降压药的种类有限,每种药物对不同人的效果也不同,没有绝对哪种降压药更好的说法。
总之,控制血压就像烹饪小鱼一样,需要耐心,小火慢炖,不能急功近利。越着急,血压反而波动越大。希望大家都能掌握科学的方法,稳定控制血压,保持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