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蛋一天吃几个才合适?真相没那么简单!
在健康饮食的讨论中,鸡蛋的食用量常常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不少科普文章宣称,冠心病人乃至健康人每天都只能吃一个鸡蛋。小时候,可能很多人都听过类似的说法,比如 “每天两个鸡蛋消化不了,只能吃一个”,至于这背后是出于经济考量还是真有科学依据,却很少有人探究。
2016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膳食宝塔建议,每天推荐摄入蛋类 50 克,大约就是一个鸡蛋的量,还特别指出在奶类、肉类、鱼虾等其他食物正常摄入的情况下,每周鸡蛋摄入量不要超过 7 个。再加上当下冠心病问题备受关注,我国心脏病患者数量庞大,鸡蛋中的胆固醇便成了人们眼中的 “健康隐患”,若不是鸡蛋营养丰富且价格亲民,或许很多人都要对它 “敬而远之” 了。
然而,“一天只吃一个蛋” 这个说法是否靠谱呢?从一些心血管病研究来看,结论似乎并不统一。今年 2 月发表的一项涉及 10 万中国人的研究显示,每周吃 3 – 6 个鸡蛋的人心血管病风险最低;而去年发表在四大顶级医学杂志之一 JAMA 上的研究,对 3 万名美国人进行了长达 17 年的跟踪,却得出吃鸡蛋数量和心血管病发生率呈线性关系的结论,每多吃半个鸡蛋,心血管病发生率就会增加 6%。
这两项研究结论大相径庭,到底谁对谁错?其实,看待这类问题不能只看表面。就像曾有研究称睡得少的人赚钱多,但本质是赚钱多的人通常睡得少,而非睡得少就能赚钱多。对于鸡蛋和心血管病的关系也是如此,不能因为得心血管病的人吃鸡蛋较多,就认定是吃鸡蛋导致了冠心病。
国外的这项顶级研究进一步探究了胆固醇摄入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,发现如果根据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对鸡蛋食用量进行校正,那么每天吃几个鸡蛋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就不再显著。也就是说,鸡蛋问题的关键在于胆固醇,而非鸡蛋本身。如果有一种不含胆固醇的鸡蛋,那么吃再多也与冠心病无关。目前膳食指南通常建议每天摄入胆固醇不超过 300 毫克,多吃 300 毫克胆固醇,心血管病风险会增加 17% 。
不过,这些大规模研究存在一个普遍问题,就是将每个个体当作平均数来对待。实际上,每个人对胆固醇的消化能力不同,运动量也不一样,适合的胆固醇摄入量自然因人而异。
那鸡蛋的食用量就真的没有定论了吗?其实不然。由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风险的关系已经研究得较为透彻,所以判断自己鸡蛋食用量是否合适的方法很简单:花 30 块钱去医院抽一管血检查胆固醇。如果胆固醇水平正常,就不用过分在意每天吃几个鸡蛋;但要是胆固醇超标了,还固执地坚持每天吃大量鸡蛋这类高胆固醇食物,那就不太明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