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腔梗” 也算中风吗?体检查出腔梗该怎么办?
随着年龄增长,很多人在身体出现头痛脑热、手脚发麻等不适,或是单位组织的体检中,会进行头颅核磁检查。不少人拿到检查报告时,看到 “腔隙性脑梗”(简称 “腔梗”)这几个字,心里难免一紧。今天,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腔梗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腔梗的全称为腔隙性脑梗死,它是脑梗的一种类型,在所有中风病例中,大约占比 20%。简单来讲,腔梗是发生在大脑深处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小而深的脑梗死。当这些动脉缺血,相应区域的脑组织就会坏死、萎缩,愈合后会形成小空洞,所以在核磁检查中能够发现腔梗的存在,它其实是之前发生的小的脑梗死留下的痕迹。
腔梗的症状表现多样,但通常比较轻微,常见的有头晕、头痛、记忆力减退、反应迟钝、手脚发麻等,而且超过半数的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。虽说腔梗发作时较为隐匿,看起来似乎不危险,但绝不能因此掉以轻心。因为腔梗具有较高的复发率,一旦得过一次,后续很可能会频繁发作。如果腔梗反复发作,小的病灶不断累积,达到一定数量后,临床上称之为 “腔隙状态”,此时可能会引发严重且不可逆的后果,比如痴呆、尿便失禁等。
很多人发现腔梗后,会疑惑要不要吃药,比如吃三七粉这类活血化瘀的药物。如果没有明显症状,其实并不需要吃这些药。因为腔梗是之前发病留下的痕迹,此时吃药无法让已经形成的梗死灶消失,起不到 “亡羊补牢” 的作用。不过,如果出现了脑梗相关症状,就需要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治疗。
当发现核磁报告上提示有腔梗时,不要惊慌失措。正确的做法是前往医院,让医生帮助排查腔梗的危险因素。大部分腔梗的发病都与高血压密切相关,此外,血糖、血脂异常也可能是诱因。所以,患者要关注自身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的控制情况,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,这比盲目吃活血化瘀的药物更能有效预防腔梗的再次发作。
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定期体检,及时发现并控制相关危险因素,才能更好地守护脑血管健康。如果对腔梗还有其他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