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 CT 会致癌吗?冠脉 CT 和造影的辐射真相揭秘
一、生活中处处有辐射,不必谈 “辐” 色变
提到辐射,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 “致癌”“危害健康”,但实际上,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。自然界的空气、土壤中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,即使什么都不做,每个人每年也会受到约 2.4 个单位的天然辐射,这被称为 “本底辐射”。
日常生活中的辐射剂量其实很低:一次长途飞机旅行,由于高空宇宙射线的影响,辐射量约为 0.2 个单位;一次常规 X 线片(如胸片)的辐射量仅 0.1 个单位,甚至比坐一次飞机的辐射还小。这些辐射剂量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,无需过度担心。
二、CT 和造影的辐射量有多大?
医疗检查中的辐射是大家关注的重点,尤其是 CT 和造影检查。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数据来直观感受:
- 胸部 CT:一次辐射量约 7 个单位,相当于做 70 次常规 X 线片;
- 冠脉 CT:一次辐射量约 15 个单位,相当于 150 次 X 线片;
- 冠脉造影:辐射量差异较大,通常在 10~40 个单位之间,若手术顺利,甚至可能低于 10 个单位,比冠脉 CT 的辐射还低。
不过,冠脉造影的辐射量与医生的操作经验、患者血管情况密切相关。血管容易定位、操作顺利时,辐射量会显著降低;反之则可能略高。
三、辐射致癌风险有多高?关键看 “剂量”
辐射的致癌风险并非简单的 “有或无”,而是与接受的总剂量密切相关。美国 FDA 的研究显示,普通人一生的自然患癌风险约为 20%(即 1/5 概率)。而医疗辐射对这一风险的影响需要结合剂量来看:
- 每接受 10 个单位的 CT 辐射,致癌风险仅增加 0.05%。这意味着,要做 20 次冠脉 CT、40 次胸部 CT 或 3000 次 X 线片,终身患癌风险才会增加 1%;
- 另有研究指出,当一年累计辐射量超过 100 个单位时,致癌风险才会明显上升。换算下来,相当于一年做 7 次冠脉 CT 或 1000 次 X 线片才可能达到这一阈值。
由此可见,在合理范围内接受医疗检查,辐射带来的额外致癌风险其实非常低。
四、安全做检查,把握 “频率” 和 “必要性”
只要控制好检查频率,将每年接受的辐射总量控制在 100 个单位以内,就是相对安全的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开具检查单,比如怀疑冠心病时,冠脉 CT 或造影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,其临床价值远大于辐射带来的潜在风险。
需要提醒的是,避免不必要的频繁检查是关键。但如果是疾病诊断或治疗需要,不必因过度担心辐射而拒绝检查,延误病情反而得不偿失。
结语
辐射并不可怕,关键在于 “剂量” 和 “必要性”。医疗检查中的辐射剂量通常在安全范围内,只要遵循医生建议,不过度频繁检查,就无需过度焦虑。科学看待辐射,才能更好地守护健康。